富二代app绿软


音乐学系
  
音乐学系
     News

青山绿水风光无限,好歌好乐回味无穷——记音乐学系09级福宝采风之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1/3/24 11:34:00   


“咿咗,耶嘿咗,四位哟~朋友儿哟,哎嗨咗,齐着哟~力哟,哎呀咗~”一阵阵粗犷豪迈的歌声,伴着一潮高过一潮的帮腔,强有力的节奏感,令人心潮澎湃,台上的歌者与台下的观众融为一体,都沉浸在愉悦而热烈的气氛之中——这正是我们福宝采风团与当地民歌表演者共同度过的欢快难忘的时刻。 2011年3月7号,是一个天清气爽,激动人心的好日子,我们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9级音乐学理论专业和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同学们,在朱江书副教授,李波老师、李雪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进行为期七天的福宝民间音乐采风实践活动。 福宝镇位于北纬28.52’至28.28’,东经106.1’至106.23’之间,是贵州高原大娄山褶北缘向北延伸的尾部,距离合江县城42公里,泸州市103公里。福宝镇坐落于青山环抱之中,五桥相通,三水相汇,镇周屏峦叠嶂,流水环绕;小镇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高达95%,古朴淡雅,错落有致。 福宝镇拥有丰富多样,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种类,皆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承,保存较好,很少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与同化,具有良好的原生性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的民间音乐部分更是整个中国民间音乐大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瑰宝。 早在2010年的12月16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福宝民间音乐研究基地”便在福宝镇正式挂牌,我系系主任甘绍成教授、党总支书记蒋茂高,与朱江书、甄志平、李波等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挂牌仪式。 此次的采风之行充实而富有意义,我们有幸请到了福宝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负责人何开明主任为大家介绍福宝镇的风土民情和民间音乐文化;游览了古镇遗址与当地的风景名胜;请到了本土原生态的歌手为我们现场表演了山歌、号子、小调等民间音乐,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与交流;并在当地的福宝中学举办才艺表演,来自川音的具有才艺天赋的同学们与当地优秀的民间音乐家及福宝中学的学生们齐聚一台,共展才华,为福宝人民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大家还到现场欣赏了当地举行丧礼时乐队表演的福宝民间唢呐艺术——“贯打唢呐”的精彩表演。 福宝贯打唢呐是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民间艺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探讨。贯打唢呐一般在当地百姓举行婚丧之礼时演奏,具有较强的实用目的和功能性。 此外,福宝镇的岩口号子同高腔山歌更是地方一绝,岩口号子孕育于福宝源远流长的劳动历史中,是一代又一代的采石劳动者劳作心血的结晶;高腔山歌则生动地体现了福宝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习俗和内心丰富的情感。所以又将岩口号子和高腔山歌称为“石魄之唱,山魂之歌”。 我们用现场提问与记录的方式同老一辈的原生态歌手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以亲切而平易近人的方式为大家详细解说了福宝民间音乐的现存状况,演奏场合及方式和传承问题,使我们进一步体验到民间原生态音乐真实而生动的一面。 这次的采风活动使我们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我们不但领略了福宝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山水风光,感受了福宝人民质朴热情的美好品质。最重要的是,我们对福宝民间音乐近距离的认识、了解和学习,让我们逐渐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它拥有的原汁原味、触动人心的音乐。 审稿:甘绍成 李 波 摄影:李 波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hua):028-89390026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