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app绿软


作曲系
  
作曲系
     News
 当前位置: 富二代app绿软 >作曲系 > 新闻快讯

2012年作曲系师生采风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2/4/13 12:30:00   


2012年3月,作曲系2008级学生在毛竹老师,刘琦奇老师的带领下赴贵州安顺紫云、西江、从江等地区进行民族民间音乐采集活动。在为期9天的采风活动中,师生们不畏路途艰苦,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中,体验了原生态的民族生活,并获得了极其珍贵的机会拍摄了一些原生态的演出现场。 夜郎王的后裔——巴朗苗族 在安顺市文化局的伊兰女士的指引下,作曲系师生来到了位于安顺巴朗山区的苗族村寨。巴朗苗族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属于苗族中的蒙正苗族。在东汉时期,朝廷逼巴朗人迁徙至别的地方,但巴朗人不愿放弃他们的家园,选择反抗。他们建造了许多活死人墓以便藏身。最后生存下来的人们从坟墓里走出来,到了现在的巴朗地区,并在此繁衍生息。虽然他们的生活极为艰苦,但是人们却拥有乐观而平和的心态。村寨里的老巫公用苗语为我们演唱了他们代代相传的历史歌,这些歌曲大都是以神话故事的方式记录了民族的历史。 巴朗人信奉竹王,也就是成语里“夜郎自大”的夜郎王。他们非常自豪的认为自己是夜郎王的后裔。他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竹王,每家每户都要供奉竹王。所以,这里的音乐自然也就少不了笛子。当地的苗笛,四胡,唢呐等乐器都习惯于成对演奏,高音为公,低音为母。虽然巴朗苗族有着苦难的历史背景,但他们的音乐却异常欢快,鼓点清晰,节奏分明。 淳朴的蓝衣——火花布依人家 离开巴朗地区后,作曲系师生赶往紫云地区的火花乡,这里是位于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县境西南部,布依族重要的聚集地之一。布依族的女人们身着藏蓝色的布衣,头戴黑色的帽子,显得十分淳朴。这种淳朴的风格也体现这里的音乐之中,据当地的歌师韦小石介绍,火花村的布依族音乐主要以温婉的人声演唱为主。在韦歌师的带领下,歌师们表演了男女对歌。有趣的是,在演唱情歌时,因为是内容唱的而是情侣依依惜别的情景,而在座的女性表演者都是已婚妇女,所以因为害羞而迟迟不敢演唱。虽然没有听到布依族的情歌,但这种原生态的民族风情也给在场师生们带来特别的体验。 鼓楼里的歌声——小黄侗寨 贵州从江地区的小黄村一向以侗族大歌而闻名于世。为了亲身体验侗寨生活,作曲系师生们在经历了12小时颠簸的盘山公路后,终于到达了小黄村。在小黄村前任村支书老潘的帮助下,我们听到了三种不同年龄段的歌班演唱的大歌,并听到了比较少见的侗族小歌,琵琶歌及牛腿琴歌等。 小黄村的侗族大歌传承人银花奶奶(音译)向我们介绍,小黄侗寨有着深远的唱歌传统,村子里的人最热衷的娱乐方式就是聚在一起唱歌。这里的小孩从襁褓时期起,就是听着父母的歌声长大,上学后,在学校里还有专门的唱歌课,寨子里唱得最好的歌师会被请到学校里教孩子们唱歌,歌师们都认为,教授歌曲是一种自发的无偿的民间行为。小黄村寨里这种口传心授的教歌与唱歌的方式就这样持续了世世代代。 在这短短的9天里,爽朗的巴朗苗人,淳朴憨厚的布依人家,以歌为傲的小黄侗族,这些风情各异的贵州少数民族生活给作曲系师生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对这些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直接的体验与深刻的认识。这些不同形态的民族民间音乐也为我们以后的音乐创作与研究之路拓宽了视野。 作曲系 2012年4月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